当前位置:首页 > 公示公告
关于广西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评选推荐结果的公示
发布日期: 2025-09-29 17:30      
分享本文至:

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有关要求,经过民主推荐、资格审查、集体研究等程序,现将我单位拟推荐参评广西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的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一、推荐奖项类别

乡村振兴突出贡献集体

二、被推荐集体基本信息

集体名称:柳州市委统战部

负责人:潘展东

所属单位/地区:柳州市

集体人数:24人

三、主要先进事迹

近年来,柳州市委统战部创新实施“组团式”精准帮扶、“全域式”联动共建、“多元化”聚力赋能的工作体系,广泛凝聚统战智慧力量,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同心”动能。

(一)“组团式”精准帮扶,激活乡村内生力。构建由统战干部、成员及组织构成的“组团式”帮扶体系。以干部链精准画像。建立“部领导—科室负责人—驻村干部—结对干部”四级责任链条,连续9年选派11名优秀干部驻村,安排22名统战干部与脱贫户结对,每年“家访式”调研4次以上,识别痛点堵点数十项。2020年以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10余万元。以产业布局精准落子。发挥统战优势牵线搭桥,引导帮扶村新建220亩稻田综合种养基地、200亩软质油茶示范基地和30亩百香果种植基地;成立三江县首个“公司+合作社+村民”模式的劳务服务公司,直接带动120余名村民人均年增收超千元。以“党建+”精准铸魂。支持帮扶村挖掘红色资源,开展文化溯源,推动“六甲大声歌”入选自治区级非遗名录。依托粤桂协作投入390万元建成电商研学基地,打造“红色教育+非遗研学+农耕体验+电商直播”研学路线,推动帮扶村获评自治区“三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粤桂协作(吴川-三江)乡村振兴的标杆示范点。

(二)“全域式”联动共建,彰显区域协作力。以“万企兴万村”行动为总抓手,构建市县、区域、山海“三维联动”工作格局。市县联动“一张网”。推动脱贫村与市县工商联执委企业结对帮扶“双向全覆盖”,梳理乡村振兴项目3183个,签署《结对共建合作协议》348份。成立“万企兴万村”行动“服务团”,遴选18个乡鎮作为试点,开展“五送”活动36次,设立51个行动观察点和28个产业实验项目,带动2.69万户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区域协调“一盘棋”。发挥统战桥梁纽带作用,将“柳湛合作”从政府协议深化为产业和民间的深度交融。共建产业园区7个,推动落地投产企业达32家,投资额达14.23亿元。连续2年举办湛江·柳州“万企兴万村”行动产业项目招商会暨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组织78家柳州企业携300多种特色农产品参展,达成合作项目5个,签约7.6亿元;购销协议8个,签约6000万元。消费帮扶“一座桥”。挂牌成立了柳州市“万企兴万村”行动海吉星消费帮扶基地,推动湛柳两地22所学校、13家医院、36个乡镇(街道)、70个村(社区)、103家村企、59个村和73个社会组织实现“点对点”结对。

(三)“多元化”聚力赋能,凝聚发展向心力。发挥统战优势,持续深化“同心·振兴乡村”活动。凝聚统战资源破“民生之忧”。发挥党派优势联系“爱德基金”“思源·盛邦助学”等项目为乡村发展捐款30多万元;组织非公企业连续5年筹集助学金11.3万元;开展农技、电商等实用技能培训十余场,累计培育了1300余名“田秀才”“土专家”。汇集统战智慧献“发展之策”。组织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专题调研,为三江、融水、鹿寨等地的茶产业发展“把脉开方”;联动20余位新阶层人士举办主题活动,发布新媒体作品30余篇,总浏览量超10万次,用“网言网语”提升了柳州乡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人才优势注“专业之能”。邀请归国留学人员中的农科专家在融水县设立农业科技试点,打造“知联柳州·共助振兴”品牌,助推螺蛳粉原材料等产业提质增效。定期组织党外人士、海归青年深入乡村开展诊疗、技术指导和“志愿者进课堂”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专业动能与国际视野。

四、公示期限:2025年9月29日-10月13日

如对以上推荐对象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通过电话、邮件或书面形式向市委统战部互联网信息科反映。反映情况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并告知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核实。

联系人:陈雪玲

电话:0772-2835870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楼,邮编:545000

柳州市委统战部

2025929


【打印正文】

中共柳州市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办公楼3楼 联系我们:0772-2818756

桂ICP备1901177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153号

关于广西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评选推荐结果的公示
发布日期: 2025-09-29 17:30      

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有关要求,经过民主推荐、资格审查、集体研究等程序,现将我单位拟推荐参评广西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的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一、推荐奖项类别

乡村振兴突出贡献集体

二、被推荐集体基本信息

集体名称:柳州市委统战部

负责人:潘展东

所属单位/地区:柳州市

集体人数:24人

三、主要先进事迹

近年来,柳州市委统战部创新实施“组团式”精准帮扶、“全域式”联动共建、“多元化”聚力赋能的工作体系,广泛凝聚统战智慧力量,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同心”动能。

(一)“组团式”精准帮扶,激活乡村内生力。构建由统战干部、成员及组织构成的“组团式”帮扶体系。以干部链精准画像。建立“部领导—科室负责人—驻村干部—结对干部”四级责任链条,连续9年选派11名优秀干部驻村,安排22名统战干部与脱贫户结对,每年“家访式”调研4次以上,识别痛点堵点数十项。2020年以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10余万元。以产业布局精准落子。发挥统战优势牵线搭桥,引导帮扶村新建220亩稻田综合种养基地、200亩软质油茶示范基地和30亩百香果种植基地;成立三江县首个“公司+合作社+村民”模式的劳务服务公司,直接带动120余名村民人均年增收超千元。以“党建+”精准铸魂。支持帮扶村挖掘红色资源,开展文化溯源,推动“六甲大声歌”入选自治区级非遗名录。依托粤桂协作投入390万元建成电商研学基地,打造“红色教育+非遗研学+农耕体验+电商直播”研学路线,推动帮扶村获评自治区“三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粤桂协作(吴川-三江)乡村振兴的标杆示范点。

(二)“全域式”联动共建,彰显区域协作力。以“万企兴万村”行动为总抓手,构建市县、区域、山海“三维联动”工作格局。市县联动“一张网”。推动脱贫村与市县工商联执委企业结对帮扶“双向全覆盖”,梳理乡村振兴项目3183个,签署《结对共建合作协议》348份。成立“万企兴万村”行动“服务团”,遴选18个乡鎮作为试点,开展“五送”活动36次,设立51个行动观察点和28个产业实验项目,带动2.69万户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区域协调“一盘棋”。发挥统战桥梁纽带作用,将“柳湛合作”从政府协议深化为产业和民间的深度交融。共建产业园区7个,推动落地投产企业达32家,投资额达14.23亿元。连续2年举办湛江·柳州“万企兴万村”行动产业项目招商会暨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组织78家柳州企业携300多种特色农产品参展,达成合作项目5个,签约7.6亿元;购销协议8个,签约6000万元。消费帮扶“一座桥”。挂牌成立了柳州市“万企兴万村”行动海吉星消费帮扶基地,推动湛柳两地22所学校、13家医院、36个乡镇(街道)、70个村(社区)、103家村企、59个村和73个社会组织实现“点对点”结对。

(三)“多元化”聚力赋能,凝聚发展向心力。发挥统战优势,持续深化“同心·振兴乡村”活动。凝聚统战资源破“民生之忧”。发挥党派优势联系“爱德基金”“思源·盛邦助学”等项目为乡村发展捐款30多万元;组织非公企业连续5年筹集助学金11.3万元;开展农技、电商等实用技能培训十余场,累计培育了1300余名“田秀才”“土专家”。汇集统战智慧献“发展之策”。组织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专题调研,为三江、融水、鹿寨等地的茶产业发展“把脉开方”;联动20余位新阶层人士举办主题活动,发布新媒体作品30余篇,总浏览量超10万次,用“网言网语”提升了柳州乡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人才优势注“专业之能”。邀请归国留学人员中的农科专家在融水县设立农业科技试点,打造“知联柳州·共助振兴”品牌,助推螺蛳粉原材料等产业提质增效。定期组织党外人士、海归青年深入乡村开展诊疗、技术指导和“志愿者进课堂”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专业动能与国际视野。

四、公示期限:2025年9月29日-10月13日

如对以上推荐对象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通过电话、邮件或书面形式向市委统战部互联网信息科反映。反映情况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并告知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核实。

联系人:陈雪玲

电话:0772-2835870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楼,邮编:545000

柳州市委统战部

2025929


下一篇: 公示

中共柳州市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办公楼3楼

联系我们:0772-2818756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