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市工商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联系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动员和组织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市共有797家企业、商会参与全国“万企帮万村” 精准扶贫行动,与全市482个村(其中34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开展扶贫活动。目前,累计投入总资金 19336.06万元、惠及156660人次;其中,产业帮扶资金 13747.2万元、惠及74809人次,就业帮扶3151.59万元、惠及 1144人次,公益帮扶2351.35万元、惠及76224人次,技能帮扶85.92万元、惠及4483人次。
一、注重结对帮扶,持续强化引导
一是协调集中推进引导。市工商联联合相关部门成立“百企扶百村”活动领导协调小组,把“百企扶百村”活动作为重点工作品牌进行打造,对“百企扶百村”活动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全面提升和优化。先后协调相关部门多次组织形式多样的对接会、座谈会,动员和鼓励民营企业、商协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在前两年组织举办的全市“百企扶百村”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和柳州市民营企业参与“百企扶百村”精准扶贫动员大会的基础上,联合市委统战部、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今年3月份,组织“百企扶百村”参与单位召开精准扶贫专题工作联席会,协调相关事宜;4月底,与统战部联合制作精准扶贫工作成果的专题画册,展现近两年“百企扶百村”工作成效;5月中旬,组织相关商协会、民营企业代表160多人召开“百企扶百村”精准扶贫攻坚年再推进大会,对全市“百企扶百村”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动员部署下一阶段扶贫工作,对柳州市福建商会、浙江商会等50个单位进行通报表扬,评选广西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白莹劳保用品有限公司等100家为“百企扶百村”先进单位。
二是上下联动组织引导。协调市、县区组织部(基层办)、扶贫办等部门,联合组织企业相关负责人开展精准扶贫业务培训,进一步引导企业增强扶贫意识、明确帮扶任务、理清帮扶思路。鹿寨县到企业走访、座谈,发放《“百企扶百村”活动倡议书》和《“百企扶百村”活动结对帮扶意愿征求表》。融安县实现变“被动”为“主动”,突出结对主动性;变“输血”为“造血”,突出帮扶长效性;变“单边”为“双向”,突出村企互动性;变“单一”为“立体”,突出发展全面性。柳城县工商联引导企业扰产业扶贫“扶到根上”、 就业帮扶“助到点上”、公益帮扶“暖到心上”的做法被《柳州日报》刊载宣扬。融水县召开民营企业负责人会议,根据企业现状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帮扶企业。城中区主动对接融安、融水县工商联,分别与融水县安陲乡、融安县板榄镇的7个贫困村签订帮扶协议。
三是通过典型示范引导。通过各方努力,我市有柳州医药、柳州毅德、湖南商会、女企业家商会等13家企业和商协会荣获广西统一战线脱贫攻坚先进单位。扶贫行动中,注重引导和激励其他民营企业和商协分,以广西统一战线脱贫攻坚先进单位为榜样,与先进对标对表,学习先进开展扶贫行动。3月中旬,组织我市获奖单位赴百色市隆林县参加全区统一战线参与脱贫攻坚暨“千企扶千村”工作现场推进会。4月下旬,组织我市6家民营企业,参加全区民营企业结对帮扶河池市都安、大化两个深度贫困村。
四是重要时节重点引导。每逢春节、“六一”儿童节、秋季入学、重阳节、中秋节等重要时节,引导商协会和民营企业到贫困村开展援助生产、捐资助学等慰问活动。今年春节前夕,市女企业家商会、江苏商会、江西商会、安徽商会、温州商会等5家商会为三江县归斗村、玉民村、高培村等8个贫困村送去价值25万元款物。第二季度,河池商会为融水县香粉乡雨卜村、中坪村送去价值3万余元物资。贵港商会、平南商会为融安县板榄镇官昔村15名贫困大学生和7户特困户送去价值近万元的慰问款物。中秋前夕,柳州市汽车配件商会到融水县林洞村开展帮扶活动,为林洞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种植黑木耳)捐助了3.6万产业帮扶资金;柳州市梧州商会到融水县毛潭村、池洞村、本洞村开展帮扶活动,为贫困户捐赠慰问品和慰问金共计1.58万元。
二、发挥优势资源,因村因企施策
一是加强产业帮扶。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扶贫原则,突出抓好贫困村(户)“造血功能”强化。经过牵线搭桥,今年上半年,柳州市针织行业协会与融安县、三江县共同开办的扶贫小微工厂、扶贫车间正式开工投产,通过“以订单带业务、以就业帮脱贫”方式助力山区贫困群众脱贫。三江县结合实际开展产业帮扶,先后发动本县226家茶叶企业收购贫困户茶青价值826万元,协调餐饮行业40家企业收购贫困户高山稻鱼、红薯等土特产价值100多万元。鱼峰区通过螺蛳粉特色产业扶贫,发挥柳州螺蛳粉协会各成员单位的优势作用,带动贫困村在竹笋、螺蛳、豆角等螺蛳粉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江西商会会长企业广西微藻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技术+产品+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帮扶融安县瑶送村发展蜜柚产业。
二是对接就业帮扶。深入走访调研,摸清贫困村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就业意向,摸清帮扶企业用工需求,加强贫困户和企业的对接,引导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户进帮扶企业就业,助力了贫困户快速脱贫。比如,广西方鑫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共安置融安、融水、三江、柳城、鹿寨等123个贫困村的贫困户240多人,支付酬劳949.57万元;广西壮象木业有限公司安置融安、融水、三江县31个贫困村员工89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21.7%,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
三是提供智力帮扶。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引导企业发挥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为贫困村群众开展技术培训等,使贫困人口增强就业能力。柳州市白莹劳保用品有限公司在鹿寨、柳江都有结对贫困村,通过帮助贫困户建立技能培训、来料加工、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了双赢。
四是做好公益帮扶。结合春秋节入学,年初以来,市县两级工商联组织50余家非公企业开展“百企扶百村”捐资助学活动,跨县区向融安、融水、三江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考入大学和高中的学生捐赠助学款39.2万余元。各商协会、民营企业参与“广西统一战线同心水柜”捐赠活动,共捐助90余万元。
三、深入走访调研,推进台账管理
一是明确标准,台账整理早展开。根据全国工商联办公厅下发的《2019年“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交叉检查工作方案》要求,今年初,市工商联根据文件要求,研究制定了台账整理工作实施方案,就工作目标、职责分工、时间划分、工作要求等提出具体标准,细化台账整理工作。同时,先后印发相关通知,组织相关单位和企业进行台账管理培训,及时向参与扶贫企业传达全国、自治区工商联会议有关台账整理要求,发动企业先自查,有补则补,有改则改,高标准完成台账整理工作。3月,自治区“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核查工作组织到柳州开展现场核查工作,实地走访和调研了解民营企业对贫困村开展帮扶的情况及本市县支持民营企业政策落实情况,对柳州市“万企帮万村”台账准确录入和规范管理进行指导并给予肯定。
二是突出重点,瞄准难点抓推动。针对“万企帮万村”台账数据量大、时间跨度长,既有扶贫企业直接录入的数据,也有县区工商联协助录入,又需驻村工作队人员核准的实际,确保真正达到应录尽录,数据真实准确,抓住重难点强力推进。以政策规定为重点。认真学习全国、区联“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要求,同时了解扶贫办、第一书记办等部门对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确保方向正确。在数据具体录入上,就细节问题及时向自治区工商联相关人员请教。如部分贫困户资金集中投入某个民营企业给予保本分红行为的性质界定等问题。以异常数据核验为突破口。扶贫数据很多是企业人员录入,由于掌握贫困村的情况不是很准,导致少数数据产生异常。针对此类现象,突出对人均金额、受帮扶人数等数字异常的贫困村进行重点核查,排除存在的问题。如融安县第二建筑公司与该县隘面村进行产业帮扶,投入金额200万元,带动贫困户5人,数字明显异常,经核查是录入投入金额时多录了个零。建好用好台账工作微信群。为了高标准完成台账整理工作,市工商联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市县区共同协作配合,互通情况,交流解决问题,并定期在微信群中通报各县区台账整理完成情况。
三是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抓落实。“万企帮万村”台帐工作涉及工商联、统战部、扶贫办、驻村扶贫工作队等多个部门,各级工商联及时汇报工作情况,提出协作要求,形成部门合力抓落实。特别是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每个贫困村落实一家民营企业帮扶列入考核指标,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战部、扶贫办、工商联、第一书记办按各自职能展开了相关工作。通过多部门联动合力抓台账数据收集和录入、管理工作,进一步督促和推进了全市民营企业、商会组织与贫困村的结对扶贫工作,更好地体现帮扶成效。
2019年以来,市工商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联系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动员和组织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市共有797家企业、商会参与全国“万企帮万村” 精准扶贫行动,与全市482个村(其中34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开展扶贫活动。目前,累计投入总资金 19336.06万元、惠及156660人次;其中,产业帮扶资金 13747.2万元、惠及74809人次,就业帮扶3151.59万元、惠及 1144人次,公益帮扶2351.35万元、惠及76224人次,技能帮扶85.92万元、惠及4483人次。
一、注重结对帮扶,持续强化引导
一是协调集中推进引导。市工商联联合相关部门成立“百企扶百村”活动领导协调小组,把“百企扶百村”活动作为重点工作品牌进行打造,对“百企扶百村”活动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全面提升和优化。先后协调相关部门多次组织形式多样的对接会、座谈会,动员和鼓励民营企业、商协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在前两年组织举办的全市“百企扶百村”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和柳州市民营企业参与“百企扶百村”精准扶贫动员大会的基础上,联合市委统战部、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今年3月份,组织“百企扶百村”参与单位召开精准扶贫专题工作联席会,协调相关事宜;4月底,与统战部联合制作精准扶贫工作成果的专题画册,展现近两年“百企扶百村”工作成效;5月中旬,组织相关商协会、民营企业代表160多人召开“百企扶百村”精准扶贫攻坚年再推进大会,对全市“百企扶百村”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动员部署下一阶段扶贫工作,对柳州市福建商会、浙江商会等50个单位进行通报表扬,评选广西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白莹劳保用品有限公司等100家为“百企扶百村”先进单位。
二是上下联动组织引导。协调市、县区组织部(基层办)、扶贫办等部门,联合组织企业相关负责人开展精准扶贫业务培训,进一步引导企业增强扶贫意识、明确帮扶任务、理清帮扶思路。鹿寨县到企业走访、座谈,发放《“百企扶百村”活动倡议书》和《“百企扶百村”活动结对帮扶意愿征求表》。融安县实现变“被动”为“主动”,突出结对主动性;变“输血”为“造血”,突出帮扶长效性;变“单边”为“双向”,突出村企互动性;变“单一”为“立体”,突出发展全面性。柳城县工商联引导企业扰产业扶贫“扶到根上”、 就业帮扶“助到点上”、公益帮扶“暖到心上”的做法被《柳州日报》刊载宣扬。融水县召开民营企业负责人会议,根据企业现状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帮扶企业。城中区主动对接融安、融水县工商联,分别与融水县安陲乡、融安县板榄镇的7个贫困村签订帮扶协议。
三是通过典型示范引导。通过各方努力,我市有柳州医药、柳州毅德、湖南商会、女企业家商会等13家企业和商协会荣获广西统一战线脱贫攻坚先进单位。扶贫行动中,注重引导和激励其他民营企业和商协分,以广西统一战线脱贫攻坚先进单位为榜样,与先进对标对表,学习先进开展扶贫行动。3月中旬,组织我市获奖单位赴百色市隆林县参加全区统一战线参与脱贫攻坚暨“千企扶千村”工作现场推进会。4月下旬,组织我市6家民营企业,参加全区民营企业结对帮扶河池市都安、大化两个深度贫困村。
四是重要时节重点引导。每逢春节、“六一”儿童节、秋季入学、重阳节、中秋节等重要时节,引导商协会和民营企业到贫困村开展援助生产、捐资助学等慰问活动。今年春节前夕,市女企业家商会、江苏商会、江西商会、安徽商会、温州商会等5家商会为三江县归斗村、玉民村、高培村等8个贫困村送去价值25万元款物。第二季度,河池商会为融水县香粉乡雨卜村、中坪村送去价值3万余元物资。贵港商会、平南商会为融安县板榄镇官昔村15名贫困大学生和7户特困户送去价值近万元的慰问款物。中秋前夕,柳州市汽车配件商会到融水县林洞村开展帮扶活动,为林洞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种植黑木耳)捐助了3.6万产业帮扶资金;柳州市梧州商会到融水县毛潭村、池洞村、本洞村开展帮扶活动,为贫困户捐赠慰问品和慰问金共计1.58万元。
二、发挥优势资源,因村因企施策
一是加强产业帮扶。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扶贫原则,突出抓好贫困村(户)“造血功能”强化。经过牵线搭桥,今年上半年,柳州市针织行业协会与融安县、三江县共同开办的扶贫小微工厂、扶贫车间正式开工投产,通过“以订单带业务、以就业帮脱贫”方式助力山区贫困群众脱贫。三江县结合实际开展产业帮扶,先后发动本县226家茶叶企业收购贫困户茶青价值826万元,协调餐饮行业40家企业收购贫困户高山稻鱼、红薯等土特产价值100多万元。鱼峰区通过螺蛳粉特色产业扶贫,发挥柳州螺蛳粉协会各成员单位的优势作用,带动贫困村在竹笋、螺蛳、豆角等螺蛳粉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江西商会会长企业广西微藻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技术+产品+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帮扶融安县瑶送村发展蜜柚产业。
二是对接就业帮扶。深入走访调研,摸清贫困村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就业意向,摸清帮扶企业用工需求,加强贫困户和企业的对接,引导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户进帮扶企业就业,助力了贫困户快速脱贫。比如,广西方鑫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共安置融安、融水、三江、柳城、鹿寨等123个贫困村的贫困户240多人,支付酬劳949.57万元;广西壮象木业有限公司安置融安、融水、三江县31个贫困村员工89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21.7%,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
三是提供智力帮扶。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引导企业发挥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为贫困村群众开展技术培训等,使贫困人口增强就业能力。柳州市白莹劳保用品有限公司在鹿寨、柳江都有结对贫困村,通过帮助贫困户建立技能培训、来料加工、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了双赢。
四是做好公益帮扶。结合春秋节入学,年初以来,市县两级工商联组织50余家非公企业开展“百企扶百村”捐资助学活动,跨县区向融安、融水、三江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考入大学和高中的学生捐赠助学款39.2万余元。各商协会、民营企业参与“广西统一战线同心水柜”捐赠活动,共捐助90余万元。
三、深入走访调研,推进台账管理
一是明确标准,台账整理早展开。根据全国工商联办公厅下发的《2019年“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交叉检查工作方案》要求,今年初,市工商联根据文件要求,研究制定了台账整理工作实施方案,就工作目标、职责分工、时间划分、工作要求等提出具体标准,细化台账整理工作。同时,先后印发相关通知,组织相关单位和企业进行台账管理培训,及时向参与扶贫企业传达全国、自治区工商联会议有关台账整理要求,发动企业先自查,有补则补,有改则改,高标准完成台账整理工作。3月,自治区“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核查工作组织到柳州开展现场核查工作,实地走访和调研了解民营企业对贫困村开展帮扶的情况及本市县支持民营企业政策落实情况,对柳州市“万企帮万村”台账准确录入和规范管理进行指导并给予肯定。
二是突出重点,瞄准难点抓推动。针对“万企帮万村”台账数据量大、时间跨度长,既有扶贫企业直接录入的数据,也有县区工商联协助录入,又需驻村工作队人员核准的实际,确保真正达到应录尽录,数据真实准确,抓住重难点强力推进。以政策规定为重点。认真学习全国、区联“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要求,同时了解扶贫办、第一书记办等部门对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确保方向正确。在数据具体录入上,就细节问题及时向自治区工商联相关人员请教。如部分贫困户资金集中投入某个民营企业给予保本分红行为的性质界定等问题。以异常数据核验为突破口。扶贫数据很多是企业人员录入,由于掌握贫困村的情况不是很准,导致少数数据产生异常。针对此类现象,突出对人均金额、受帮扶人数等数字异常的贫困村进行重点核查,排除存在的问题。如融安县第二建筑公司与该县隘面村进行产业帮扶,投入金额200万元,带动贫困户5人,数字明显异常,经核查是录入投入金额时多录了个零。建好用好台账工作微信群。为了高标准完成台账整理工作,市工商联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市县区共同协作配合,互通情况,交流解决问题,并定期在微信群中通报各县区台账整理完成情况。
三是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抓落实。“万企帮万村”台帐工作涉及工商联、统战部、扶贫办、驻村扶贫工作队等多个部门,各级工商联及时汇报工作情况,提出协作要求,形成部门合力抓落实。特别是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每个贫困村落实一家民营企业帮扶列入考核指标,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战部、扶贫办、工商联、第一书记办按各自职能展开了相关工作。通过多部门联动合力抓台账数据收集和录入、管理工作,进一步督促和推进了全市民营企业、商会组织与贫困村的结对扶贫工作,更好地体现帮扶成效。
中共柳州市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办公楼3楼
联系我们:0772-2818756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