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柳南区打造成柳州市物流集散中心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3-08-02 11:41    来源: 民建柳州市委   
分享本文至:

物流是货物流通,货物流通取决于消费。流进取决于本地的消费,流出取决于外地的消费。物流对实体经济的依赖很大,实体经济发展快,物流业发展也快;物流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也很大,物流的发展有利于降低产品运输成本,从而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按照物流企业的主营业务,将柳州市目前物流情况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主要为全市制造产业配套类物流。这类企业的业务订单相对稳定,单一业务体量较大,但受经济下行和制造业(主要是汽车产业)销售量下滑影响较大,大型制造企业把市场风险转移到这些物流企业,每公里单价一再下滑,每年下滑幅度至少2%,近几年这类企业利润下降加上业务量又不够,发展很难。又因业务单一,转型成本高,受具体车型的限制,运输乘用车的无法运输工程机械;运输整车的无法运输零配件;转型运输一般零担货物,车辆需要高成本改造。企业受限太多,调度整合的空间很小;

第二类是冷链物流。这类企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是整个物流板块比较大的增长点,但该板块的局限性是:主要只涉及食品行业;企业投入相对较高;市场发展刚起步,还没有达到一定规模;需要政府和市场的重点扶持和培育;

第三类是零担类物流。这类企业数量、整体规模都代表全市物流发展的现状,以中小企业为主,数量多,相对发达,需要普遍的扶持和培育;

第四类是外贸物流。这类企业少,仅在柳南区有两家,这类企业对我区的产品面向东盟市场促进作用较大,需要政府配套相关的外贸政策补贴,但整体量还不大,当前经济条件下,能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柳南区作为广西工业第一强区及商贸物流大区,是柳州市、广西区的重要交通枢纽,目前有各类运输物流企业2100余家,规模以上物流企业28家,专业物流园6个。年货车流量380万台,公路年吞吐量约4000万吨。柳州市铁路港核心区建设完成,传化公路港运力覆盖全广西各市县和全国29个省区市。综合上述对物流行业大致分类和柳南区现状,结合当前经济下行大环境、柳州市经济发展实际,当前我市物流发展的空间和机遇在于零担物流和冷链物流。建议围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核心要素,采取下列措施,将柳南区打造成柳州市物流集散中心:

一、柳南区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物流行业协会(已成立行业协会)或零担头部企业或有实力的企业家(积极自愿)牵头,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克服 “小”而“散”的劣势。尽可能的跟各实体经济体设置“前置仓”,提高物流装卸效率,通过整合、增大业务量抵消前置仓储和二次装卸成本,把柳州市及周边地区在全国或境外消费的货物尽可能的运到柳南区中转集散;

二、建立调度平台或调度机制(主要是成本分摊、优化管理、企业商业机密保护和利润结算问题),进一步提高效率,通过平台优化管理,防止或减少车辆空转,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尽力实现两个目标:两三年内至少做到全覆盖全国主要市县;通过行业调度,建立物流行业的信用体系,从而规范市场竞争和促进行业安全生产;

三、鼓励开拓细分市场,柳州市物流目前只到乡村的镇和部分村,鼓励物流企业在柳南区的乡镇做试点,覆盖到村、屯、户,试点后再推广覆盖其他乡村,既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又率先抢占物流行业细分市场;

四、进一步加强政企联系,对较大或特殊的物流企业掌握的物流数据要充分分析和运用,通过来柳货物了解柳州人民主要是消费的产品类型、产区、市场份额等信息,综合判断该产业招商引资或自主发展;通过出柳货物了解我区产品的主要销售地区、如何开拓市场填补空白等等。对物流信息的分析和运用,对我们的产业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进一步提高我区营商环境,更好的为物流企业服务。比如,配合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消电池运输办理危险品运输的许可,将电池运输作为普通运输货物;优化车辆年审流程,进一步提高车辆年审效率,对物流企业少一些政策限制;

六、加快柳南区现有6个物流园区的建设,园区建成通过园区的市场经营竞争,有利于降低物流企业的仓储成本,增强企业的生存和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对物流园区的货物仓储细分和管理,有利于节约物流企业运输成本和降低安全生产尤其是消防风险;

七、市商务和交通部门牵头,以柳南区、柳江区、柳北区为重点,严查全市范围内的挂靠车辆,要将这些挂靠车辆的运营纳入运输和物流企业管理和依法纳税,打击挂靠车辆通过逃税而恶意低价竞争,维护良好和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打印正文】

中共柳州市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办公楼3楼 联系我们:0772-2818756

桂ICP备1901177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153号

专题专栏
关于将柳南区打造成柳州市物流集散中心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3-08-02 11:41    来源: 民建柳州市委   

物流是货物流通,货物流通取决于消费。流进取决于本地的消费,流出取决于外地的消费。物流对实体经济的依赖很大,实体经济发展快,物流业发展也快;物流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也很大,物流的发展有利于降低产品运输成本,从而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按照物流企业的主营业务,将柳州市目前物流情况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主要为全市制造产业配套类物流。这类企业的业务订单相对稳定,单一业务体量较大,但受经济下行和制造业(主要是汽车产业)销售量下滑影响较大,大型制造企业把市场风险转移到这些物流企业,每公里单价一再下滑,每年下滑幅度至少2%,近几年这类企业利润下降加上业务量又不够,发展很难。又因业务单一,转型成本高,受具体车型的限制,运输乘用车的无法运输工程机械;运输整车的无法运输零配件;转型运输一般零担货物,车辆需要高成本改造。企业受限太多,调度整合的空间很小;

第二类是冷链物流。这类企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是整个物流板块比较大的增长点,但该板块的局限性是:主要只涉及食品行业;企业投入相对较高;市场发展刚起步,还没有达到一定规模;需要政府和市场的重点扶持和培育;

第三类是零担类物流。这类企业数量、整体规模都代表全市物流发展的现状,以中小企业为主,数量多,相对发达,需要普遍的扶持和培育;

第四类是外贸物流。这类企业少,仅在柳南区有两家,这类企业对我区的产品面向东盟市场促进作用较大,需要政府配套相关的外贸政策补贴,但整体量还不大,当前经济条件下,能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柳南区作为广西工业第一强区及商贸物流大区,是柳州市、广西区的重要交通枢纽,目前有各类运输物流企业2100余家,规模以上物流企业28家,专业物流园6个。年货车流量380万台,公路年吞吐量约4000万吨。柳州市铁路港核心区建设完成,传化公路港运力覆盖全广西各市县和全国29个省区市。综合上述对物流行业大致分类和柳南区现状,结合当前经济下行大环境、柳州市经济发展实际,当前我市物流发展的空间和机遇在于零担物流和冷链物流。建议围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核心要素,采取下列措施,将柳南区打造成柳州市物流集散中心:

一、柳南区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物流行业协会(已成立行业协会)或零担头部企业或有实力的企业家(积极自愿)牵头,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克服 “小”而“散”的劣势。尽可能的跟各实体经济体设置“前置仓”,提高物流装卸效率,通过整合、增大业务量抵消前置仓储和二次装卸成本,把柳州市及周边地区在全国或境外消费的货物尽可能的运到柳南区中转集散;

二、建立调度平台或调度机制(主要是成本分摊、优化管理、企业商业机密保护和利润结算问题),进一步提高效率,通过平台优化管理,防止或减少车辆空转,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尽力实现两个目标:两三年内至少做到全覆盖全国主要市县;通过行业调度,建立物流行业的信用体系,从而规范市场竞争和促进行业安全生产;

三、鼓励开拓细分市场,柳州市物流目前只到乡村的镇和部分村,鼓励物流企业在柳南区的乡镇做试点,覆盖到村、屯、户,试点后再推广覆盖其他乡村,既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又率先抢占物流行业细分市场;

四、进一步加强政企联系,对较大或特殊的物流企业掌握的物流数据要充分分析和运用,通过来柳货物了解柳州人民主要是消费的产品类型、产区、市场份额等信息,综合判断该产业招商引资或自主发展;通过出柳货物了解我区产品的主要销售地区、如何开拓市场填补空白等等。对物流信息的分析和运用,对我们的产业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进一步提高我区营商环境,更好的为物流企业服务。比如,配合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消电池运输办理危险品运输的许可,将电池运输作为普通运输货物;优化车辆年审流程,进一步提高车辆年审效率,对物流企业少一些政策限制;

六、加快柳南区现有6个物流园区的建设,园区建成通过园区的市场经营竞争,有利于降低物流企业的仓储成本,增强企业的生存和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对物流园区的货物仓储细分和管理,有利于节约物流企业运输成本和降低安全生产尤其是消防风险;

七、市商务和交通部门牵头,以柳南区、柳江区、柳北区为重点,严查全市范围内的挂靠车辆,要将这些挂靠车辆的运营纳入运输和物流企业管理和依法纳税,打击挂靠车辆通过逃税而恶意低价竞争,维护良好和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共柳州市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办公楼3楼

联系我们:0772-2818756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