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要包括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社会群体。2015年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单独作为一个方面的统战对象;2017年,党中央专门召开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会议,对做好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既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新力量的客观需求,因而意义重大、任务繁重、刻不容缓。
一、当前我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基本情况
柳州市委统战部按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四种类型的分类,借助各个职能部门的大数据,进行深度归纳和分析,初步掌握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基本情况。到2018年底,柳州市共有非公经济企业10.98万户,属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大概有3万多人。律师、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约250户;社会团体约360多户;从事新媒体网络科技的企业约180户;同时重点培养的市、县区两级代表人士300多人,市、县区两级实践创新工作基地4个。
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面临的几个问题
(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群体多样化带来的问题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来源广泛,身份多样、社会影响较大,不同声音、不同思潮、不同意识形态,注定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特别是当前,我国进入改革攻坚期,涉及民生等问题的社会矛盾凸显并时有暴发,社会群体普遍出现焦灼、浮躁、冷漠等心理状态,仇官、仇富等不良思想蔓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也难免会受到社会成员普遍心理的影响,而在思想上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如果这些不良思想摸不清楚,化解不了,不能及时引导纠正,势必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也为统战工作有的放矢带来一定难度,直接影响到统战工作的实效性。
(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结构松散化带来的问题
受市场导向作用的影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流动频繁,缺少相对固定的联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基层党组织力量薄弱,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比较困难;社团组织还比较薄弱,有的地方没有成立任何相关社团组织,有的地方即使成立了也形同虚设,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这些变化使以单位为依托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面临相当的困难,原来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形成的单一、有序、紧密的社会结构日益松散,给统战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沟通网络化带来的问题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联谊交友、工作沟通时,基本上通过网络或者社交媒体完成,而过去统战工作以“座谈会、开讲座、培训班”的传统方法,在针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这一新的群体时,方法显然已捉襟见肘,这就需要我们要不断创新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方法,去适应、匹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三、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一)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实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历史和事实证明,任何时期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各项工作才会有头有序、协调一致,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纳入各县区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建立由统战部门线头,多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例如可以以“与党一起奋斗”党建项目为抓手,结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所在工作岗位与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弘扬奋斗主题的各种活动。强化街道、社区、园区、楼宇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建立日常沟通联系渠道,团结凝聚新的社会阶层党外人士。
(二)以平台搭建为载体,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用。
组织是最重要的平台,是其他一切载体平台的依托和依靠,或者说是“载体中的载体”和“平台中的平台”。要把重点群体的组织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努力为载体平台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在建立平台载体方面,要实施“品牌化”战略,努力扩大载体平台的影响力。例如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万亿工业强市”核心目标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目标,各级统战部门牵头建立协商座谈等机制,探索建立联谊组织,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专业、人才、智力等方面的优势,引导他们融入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来,为实现目标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以网络沟通为依托,构建灵活高效的工作方式和手段。
适应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特点,依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工商联、商会等社团组织,既通过传统的各种座谈、联谊、情况通报等方式开展工作;又积极探索网络化、社会化的工作方法,加强线上沟通、线下联谊,不断创新组织活动和联谊交友形式,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增强工作实效。以组织起来为依托、着力创新平台载体和工作方法,以健全机制为支撑、着力构建社会化的大统战工作格局。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要包括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社会群体。2015年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单独作为一个方面的统战对象;2017年,党中央专门召开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会议,对做好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既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新力量的客观需求,因而意义重大、任务繁重、刻不容缓。
一、当前我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基本情况
柳州市委统战部按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四种类型的分类,借助各个职能部门的大数据,进行深度归纳和分析,初步掌握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基本情况。到2018年底,柳州市共有非公经济企业10.98万户,属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大概有3万多人。律师、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约250户;社会团体约360多户;从事新媒体网络科技的企业约180户;同时重点培养的市、县区两级代表人士300多人,市、县区两级实践创新工作基地4个。
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面临的几个问题
(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群体多样化带来的问题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来源广泛,身份多样、社会影响较大,不同声音、不同思潮、不同意识形态,注定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特别是当前,我国进入改革攻坚期,涉及民生等问题的社会矛盾凸显并时有暴发,社会群体普遍出现焦灼、浮躁、冷漠等心理状态,仇官、仇富等不良思想蔓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也难免会受到社会成员普遍心理的影响,而在思想上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如果这些不良思想摸不清楚,化解不了,不能及时引导纠正,势必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也为统战工作有的放矢带来一定难度,直接影响到统战工作的实效性。
(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结构松散化带来的问题
受市场导向作用的影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流动频繁,缺少相对固定的联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基层党组织力量薄弱,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比较困难;社团组织还比较薄弱,有的地方没有成立任何相关社团组织,有的地方即使成立了也形同虚设,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这些变化使以单位为依托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面临相当的困难,原来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形成的单一、有序、紧密的社会结构日益松散,给统战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沟通网络化带来的问题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联谊交友、工作沟通时,基本上通过网络或者社交媒体完成,而过去统战工作以“座谈会、开讲座、培训班”的传统方法,在针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这一新的群体时,方法显然已捉襟见肘,这就需要我们要不断创新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方法,去适应、匹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三、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一)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实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历史和事实证明,任何时期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各项工作才会有头有序、协调一致,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纳入各县区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建立由统战部门线头,多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例如可以以“与党一起奋斗”党建项目为抓手,结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所在工作岗位与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弘扬奋斗主题的各种活动。强化街道、社区、园区、楼宇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建立日常沟通联系渠道,团结凝聚新的社会阶层党外人士。
(二)以平台搭建为载体,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用。
组织是最重要的平台,是其他一切载体平台的依托和依靠,或者说是“载体中的载体”和“平台中的平台”。要把重点群体的组织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努力为载体平台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在建立平台载体方面,要实施“品牌化”战略,努力扩大载体平台的影响力。例如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万亿工业强市”核心目标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目标,各级统战部门牵头建立协商座谈等机制,探索建立联谊组织,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专业、人才、智力等方面的优势,引导他们融入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来,为实现目标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以网络沟通为依托,构建灵活高效的工作方式和手段。
适应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特点,依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工商联、商会等社团组织,既通过传统的各种座谈、联谊、情况通报等方式开展工作;又积极探索网络化、社会化的工作方法,加强线上沟通、线下联谊,不断创新组织活动和联谊交友形式,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增强工作实效。以组织起来为依托、着力创新平台载体和工作方法,以健全机制为支撑、着力构建社会化的大统战工作格局。
中共柳州市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办公楼3楼
联系我们:0772-2818756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