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村寨是侗族人民以传统聚居为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也是千年来侗族人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突出例证。它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生存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传统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侗族村寨文化承载了侗族起源、迁徙和繁衍生息的厚重历史,是侗族历史和文化的集中体现。这种历史文化沉淀,历经千年历史巨变却依然存在,为濒临消失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鲜活的见证,成为世界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中国“侗族村寨”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具备了将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条件。
中国“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联合申报项目,包括柳州、怀化、邵阳、黔东南4市(州)三江、通道、绥宁、黎平、榕江、从江等6个县25个侗族村寨。多年来,三省区将侗寨申遗当作保护、传承和弘扬侗族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各方力量抓紧实施,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的要求,将列入预备名单的侗寨公布为省(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依法完成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开展侗族村寨基础研究、价值研究和比较分析,划定申遗侗寨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编制侗寨保护管理规划,制定侗寨灾害防护的有效措施,召开中国侗族村寨遗产价值论证会、协调会、研讨会等,开展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目前,推举贵州省作为三省区侗寨申遗的牵头单位,协调推进申遗各项工作,还共同邀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深化申遗侗寨突出普遍价值研究,完善申报文本等,侗寨申遗具备了较好的推进条件。
为了加快中国侗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需要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建议:
一、请求国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协调,联合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将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向国务院呈报,将该项目列入中国政府2020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国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将中国侗寨申遗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推进,并指导湖南、贵州、广西建立三省区建立健全会商机制,高效开展工作。
二、申请国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指派专家参加中国侗寨突出普遍价值的深化研究,使“侗族村寨”的申遗价值体现得更加完备和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邀请专家协助三省区做好申遗前期准备工作,分析研究之前的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问题,按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标准、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尽快完善申报文本。
三、加大申遗工作扶持力度。申请国家继续给予侗寨申遗工作大力支持,在文化旅游及其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安排和政策层面,给予三省区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予以扶持和指导。处理好侗寨保护和当地居民生活改善需求之间的关系,对侗寨遗产本体保护、预防性保护、阐释展示、环境整治、遗产监测、居民搬迁等专项工作给予政策上、人力上、财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四、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及其申遗行政主管部门主动联合贵州、湖南向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汇报,将三省(区)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尽快列入国家计划项目,并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尽早听取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关于将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报告,在三省区联合申遗工作层面形成合作机制,使该项目列入中国政府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呈报计划,争取早日实现侗族村寨申遗成功。
侗族村寨是侗族人民以传统聚居为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也是千年来侗族人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突出例证。它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生存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传统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侗族村寨文化承载了侗族起源、迁徙和繁衍生息的厚重历史,是侗族历史和文化的集中体现。这种历史文化沉淀,历经千年历史巨变却依然存在,为濒临消失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鲜活的见证,成为世界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中国“侗族村寨”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具备了将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条件。
中国“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联合申报项目,包括柳州、怀化、邵阳、黔东南4市(州)三江、通道、绥宁、黎平、榕江、从江等6个县25个侗族村寨。多年来,三省区将侗寨申遗当作保护、传承和弘扬侗族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各方力量抓紧实施,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规程》的要求,将列入预备名单的侗寨公布为省(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依法完成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开展侗族村寨基础研究、价值研究和比较分析,划定申遗侗寨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编制侗寨保护管理规划,制定侗寨灾害防护的有效措施,召开中国侗族村寨遗产价值论证会、协调会、研讨会等,开展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目前,推举贵州省作为三省区侗寨申遗的牵头单位,协调推进申遗各项工作,还共同邀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深化申遗侗寨突出普遍价值研究,完善申报文本等,侗寨申遗具备了较好的推进条件。
为了加快中国侗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需要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建议:
一、请求国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协调,联合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将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向国务院呈报,将该项目列入中国政府2020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国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将中国侗寨申遗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推进,并指导湖南、贵州、广西建立三省区建立健全会商机制,高效开展工作。
二、申请国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指派专家参加中国侗寨突出普遍价值的深化研究,使“侗族村寨”的申遗价值体现得更加完备和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邀请专家协助三省区做好申遗前期准备工作,分析研究之前的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问题,按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标准、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尽快完善申报文本。
三、加大申遗工作扶持力度。申请国家继续给予侗寨申遗工作大力支持,在文化旅游及其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安排和政策层面,给予三省区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予以扶持和指导。处理好侗寨保护和当地居民生活改善需求之间的关系,对侗寨遗产本体保护、预防性保护、阐释展示、环境整治、遗产监测、居民搬迁等专项工作给予政策上、人力上、财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四、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及其申遗行政主管部门主动联合贵州、湖南向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汇报,将三省(区)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尽快列入国家计划项目,并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尽早听取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关于将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报告,在三省区联合申遗工作层面形成合作机制,使该项目列入中国政府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呈报计划,争取早日实现侗族村寨申遗成功。
上一篇: 新冠病毒疫情下加强广西医院建设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 关于抓好市属国有企业统战工作几点建议
中共柳州市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办公楼3楼
联系我们:0772-2818756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