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改革举措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柳州市的营商环境建设走在了自治区前列。2019年柳州市登记在业的各类市场主体已突破29万户,同比增长20.5%,高于全区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获得了自治区政府通报表扬。但是我们还应看到,营商环境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我们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办理建筑许可、登记财产用时较长,水电气的成本价格费用较高,政务平台系统不够完善、中小企业大量融资需求依旧无法得到满足等。柳州作为广西最重要的工业城市,整体营商环境建设与社会期盼还存在差距。
今年,受疫情影响,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显得更为重要。它不仅能成为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应对疫情影响的坚强支撑,更能切实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和获得感。于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争取不寻常的发展实效,紧扣营商环境这个关键,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投融资环境等举措,以此来推动全方位、各领域、深层次改革,营造亲清政企关系,从而为柳州新一轮发展提供最优环境、最强动力、最好生态。
为此,建议:
一、强化服务意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如今能改、易改的都已改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打通各种堵点、破解各种难题,需要政府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和担当意识,巩固和扩大现有营商环境建设成果。各县区服务部门,要主动深入企业,多渠道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存在的困难,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现实难题,逐步建立制度化的政企沟通互动机制。广泛征求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诉求、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政府管制及政策执行的效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企业发展提供针对性的政务服务,主动宣传政府政策,将政府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二、对标先进经验,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参照自治区发展改革委2020年1月印发的《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借鉴工作实施方案》,对标京沪两地优化营商环境可复制推广借鉴的先进改革举措及优秀经验做法,补充完善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坚持以便民利企基本原则为本位,严抓各项惠企便民政策措施的落实,实现政府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的创新,规范履职,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接受社会监督。对相关政策进行定期评估,对不适应实际或效果不理想的政策要给予及时的修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以提高政府政策的有效性。
三、加强技术支撑,打造便捷高效政务体系。建立健全大数据信用平台,支持信用信息的及时公开、透明和有偿使用。对各种层级的数据进行梳理、清洗,理顺重复的、错误的、疏漏的、口径不统一的数据,让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路、最多跑一次的策略可行。通过港口电子数据交换中心等信息平台向进出口企业、口岸作业场站推送查验通知,增强通关时效的可预期性。开发应用跨境贸易管理大数据平台,实行跨境贸易大数据监管等。
这些改革举措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柳州市的营商环境建设走在了自治区前列。2019年柳州市登记在业的各类市场主体已突破29万户,同比增长20.5%,高于全区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获得了自治区政府通报表扬。但是我们还应看到,营商环境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我们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办理建筑许可、登记财产用时较长,水电气的成本价格费用较高,政务平台系统不够完善、中小企业大量融资需求依旧无法得到满足等。柳州作为广西最重要的工业城市,整体营商环境建设与社会期盼还存在差距。
今年,受疫情影响,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显得更为重要。它不仅能成为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应对疫情影响的坚强支撑,更能切实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和获得感。于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争取不寻常的发展实效,紧扣营商环境这个关键,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投融资环境等举措,以此来推动全方位、各领域、深层次改革,营造亲清政企关系,从而为柳州新一轮发展提供最优环境、最强动力、最好生态。
为此,建议:
一、强化服务意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如今能改、易改的都已改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打通各种堵点、破解各种难题,需要政府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和担当意识,巩固和扩大现有营商环境建设成果。各县区服务部门,要主动深入企业,多渠道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存在的困难,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现实难题,逐步建立制度化的政企沟通互动机制。广泛征求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诉求、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政府管制及政策执行的效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企业发展提供针对性的政务服务,主动宣传政府政策,将政府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二、对标先进经验,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参照自治区发展改革委2020年1月印发的《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借鉴工作实施方案》,对标京沪两地优化营商环境可复制推广借鉴的先进改革举措及优秀经验做法,补充完善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坚持以便民利企基本原则为本位,严抓各项惠企便民政策措施的落实,实现政府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的创新,规范履职,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接受社会监督。对相关政策进行定期评估,对不适应实际或效果不理想的政策要给予及时的修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以提高政府政策的有效性。
三、加强技术支撑,打造便捷高效政务体系。建立健全大数据信用平台,支持信用信息的及时公开、透明和有偿使用。对各种层级的数据进行梳理、清洗,理顺重复的、错误的、疏漏的、口径不统一的数据,让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路、最多跑一次的策略可行。通过港口电子数据交换中心等信息平台向进出口企业、口岸作业场站推送查验通知,增强通关时效的可预期性。开发应用跨境贸易管理大数据平台,实行跨境贸易大数据监管等。
上一篇: 疫情期间我市创业孵化基地持续稳定经营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下一篇: 疫情对柳州市在建重大项目的影响及建议
中共柳州市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办公楼3楼
联系我们:0772-2818756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