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柳州市农村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1-09-18 19:28    来源: 农工党柳州市委   
分享本文至:

现如今,数字化已经发展成为乡村经济振兴的新手段,数字化可以有效的推进乡村产业新业态,切实弥补乡村产业缺乏,技术短板问题,进而有效的对乡村经济结构予以优化和调整,使得乡村经济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当前,柳州市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虽然大幅度提升,取得了诸多阶段性的成果,但实际上数字化技术发展背景之下,乡村经济发展依然存在有诸多缺陷和不足,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性的鸿沟,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城乡信息建设差距明显。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之下,乡村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增强,信息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但是与此同时,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也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其也在发展进步。二者之间差距依然十分明显,这种情况不仅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存在观念,与此同时还与农村地区居民文化水平等存在有一定的关联。

二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近些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市农村地区发展迅猛,但是农村市场依然十分庞大,还有诸多内容没有挖掘出来。同时,农村电子商务以及信息化建设不平衡问题也十分突出。

三是产业融合要素流通有待进一步畅通。农村金融产品、服务相对较少,直接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农村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缺乏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农民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创新能力不强。

为此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乡村经济振兴数字化发展基础。一方面要尽快构建完善的数据感知网络,借助轨道卫星资源,充分发挥地面移动式监测平台的作用,配合高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加强对各类农作物的监督管理,以便农民群众能够结合监测到的数据,对自己所从事的产业予以优化和调整。另一方面,还应当因地制宜的构建好物联网体系,发挥物联网在农产品加工、运输以及存储等多个环节的技术优势,使得数字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的各个领域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二、进一步推进乡村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发展。乡村地区一要发挥现有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结合乡村农产品、经济作物类型、气候环境特点等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子商务工程展览发展目标,加快构筑多种形式的广西区内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及乡村电商服务网络站点,推动一批柳州市优质农产品和电商平台的对接与合作,培育一批线上的知名品牌及商家。二要积极推进农村互联网创业创新,对当地乡村的各类资源进行归类划分,明确资源优势,通过发展共享经济,发挥限制资源的价值,推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三要构建多元产业联动协同发展模式,可以积极支持当地农民创新创业,发挥当地模仿榜样的带头作用,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创业积极性。

三、夯实乡村经济振兴与产业融合的组织保障。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借助数字化技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发挥柳南区螺蛳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示范引领作用,以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基础、重大农村产业融合项目为抓手,政企合作为纽带,采用固定资产投入、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向农业农村,推动产业融合模式、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创新,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道路。

四、因地制宜,深入挖掘乡村经济新业态。着力打造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健康养老“三个亮点”。丰富“农业+”的乡村经济业态,推进农业与互联网、旅游、教育、文化、科普、健康养老等多元化产业的交叉和融合。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全链条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两类新兴产业,构建各显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健康养老和绿色环保产业。充分发挥柳州市自然资源和土地生态环境优势,拓展农业、林业的多种应用功能,培育和加快发展康养、中医药等一批特色新兴产业。

【打印正文】

中共柳州市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办公楼3楼 联系我们:0772-2818756

桂ICP备1901177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153号

专题专栏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柳州市农村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1-09-18 19:28    来源: 农工党柳州市委   

现如今,数字化已经发展成为乡村经济振兴的新手段,数字化可以有效的推进乡村产业新业态,切实弥补乡村产业缺乏,技术短板问题,进而有效的对乡村经济结构予以优化和调整,使得乡村经济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当前,柳州市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虽然大幅度提升,取得了诸多阶段性的成果,但实际上数字化技术发展背景之下,乡村经济发展依然存在有诸多缺陷和不足,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性的鸿沟,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城乡信息建设差距明显。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之下,乡村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增强,信息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但是与此同时,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也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其也在发展进步。二者之间差距依然十分明显,这种情况不仅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存在观念,与此同时还与农村地区居民文化水平等存在有一定的关联。

二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近些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市农村地区发展迅猛,但是农村市场依然十分庞大,还有诸多内容没有挖掘出来。同时,农村电子商务以及信息化建设不平衡问题也十分突出。

三是产业融合要素流通有待进一步畅通。农村金融产品、服务相对较少,直接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农村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缺乏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农民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创新能力不强。

为此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乡村经济振兴数字化发展基础。一方面要尽快构建完善的数据感知网络,借助轨道卫星资源,充分发挥地面移动式监测平台的作用,配合高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加强对各类农作物的监督管理,以便农民群众能够结合监测到的数据,对自己所从事的产业予以优化和调整。另一方面,还应当因地制宜的构建好物联网体系,发挥物联网在农产品加工、运输以及存储等多个环节的技术优势,使得数字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的各个领域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二、进一步推进乡村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发展。乡村地区一要发挥现有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结合乡村农产品、经济作物类型、气候环境特点等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子商务工程展览发展目标,加快构筑多种形式的广西区内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及乡村电商服务网络站点,推动一批柳州市优质农产品和电商平台的对接与合作,培育一批线上的知名品牌及商家。二要积极推进农村互联网创业创新,对当地乡村的各类资源进行归类划分,明确资源优势,通过发展共享经济,发挥限制资源的价值,推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三要构建多元产业联动协同发展模式,可以积极支持当地农民创新创业,发挥当地模仿榜样的带头作用,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创业积极性。

三、夯实乡村经济振兴与产业融合的组织保障。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借助数字化技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发挥柳南区螺蛳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示范引领作用,以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基础、重大农村产业融合项目为抓手,政企合作为纽带,采用固定资产投入、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向农业农村,推动产业融合模式、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创新,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道路。

四、因地制宜,深入挖掘乡村经济新业态。着力打造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健康养老“三个亮点”。丰富“农业+”的乡村经济业态,推进农业与互联网、旅游、教育、文化、科普、健康养老等多元化产业的交叉和融合。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全链条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两类新兴产业,构建各显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健康养老和绿色环保产业。充分发挥柳州市自然资源和土地生态环境优势,拓展农业、林业的多种应用功能,培育和加快发展康养、中医药等一批特色新兴产业。

中共柳州市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办公楼3楼

联系我们:0772-2818756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