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中国在全球最具活力的自由贸易区中的发展受到了关注。2022年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局之年,双方经贸往来更加密切,进出口规模达到6.52万亿元,增长15%,其中出口3.79万亿元,增长21.7%,进口2.73万亿元,增长6.8%。同期,东盟占我国外贸比重较2021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达到了15.5%,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唯一海陆相连的省份,是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其经济发展受RCEP影响的效应将会持续放大。目前,广西金融基础条件不断完善,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日益密切,对接RCEP的条件已经具备。
一是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密切。RCEP未签署前,中国与东盟在货币互换、金融科技、金融机构互设等方面已经有所合作。近年来,广西积极推进重大金融示范项目、重大金融创新和服务人民币国际化,以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为契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一体化。
二是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大幅增长。广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以市场化的方式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扩大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境使用范围。截至2022年12月末,广西本外币存款、贷款增速分别为9.04%和12.14%,其中存款增速高于2021年2.65个百分点,贷款增速排全国第7位、西部第2位。
三是广西对接RCEP金融基础扎实。金融开放门户启动了131项重点改革,这些改革以人民币面向东盟使用为重点,其中边境地区跨境人民币使用入选全国自贸区改革创新最佳案例。截至2021年11月底,入驻“中国—东盟金融城”的金融机构有275家,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累计突破1.4万亿元。
四是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初见成效。广西选取南宁、北海、防城港、崇左等东盟前沿地市开展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建设。早在2014年平安财险就在东兴设立了全国首家跨境服务中心。
为此,建议争取央行数字人民币在边境地区和东盟区域内先行先试,探索举办中国—东盟RCEP博览会,推动人民币成为RCEP区域性货币。
一、积极探索将持证的优质金融机构引进并最好成立法人机构,制定政策吸引更多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广西区内成立分支机构甚至区域总部;建设保险创新产业园和黄金产业园,发展新金融产业链,吸引国内社会资本以园区为依托发展产业基地,形成更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促进金融要素更快流动。
二、合理规划布局打造金融中后台服务平台,助力金融机构建设以服务东盟国家为目的的金融平台,比如尽快建设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东盟大宗商品期货服务平台,把中国太平集团东盟保险服务中心和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等品牌示范项目做大做强。
三、探索跨境金融服务发展新模式,充分利用好金融创新和保险创新联合实验室及“丝路互联”等金融创新中心;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清算渠道,为东盟国家商业银行在广西入驻金融机构提质增效;不断提高金融创新发展效能,利用政策杠杆吸引更多外商投资企业,进一步完善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在广西的建设。
四、扩大结算总量,提升人民币作为区域核心货币的影响力。推动双边本币合作,与东盟国家央行签订本币结算协议(LCS),加入东盟各国的LCS合作。鼓励金融机构依照“本币优先”原则,在直接投资中使用人民币。探索建设区域性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推进大宗商品进口领域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提高人民币在东盟地区的接受度。
五、不断完善人民币与东盟货币交易平台,畅通东盟人民币资产持有渠道。推动辖内商业银行发挥区位优势,与更多东盟同业建立代理关系,便利东盟投资者进驻中国市场。积极构建区域金融资产交易市场,创新推出不同种类人民币资产跨境转让业务,丰富境外人民币资产品种。
六、抓好试点工作,逐步扩大人民币在中国—东盟的使用。统筹推进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金融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和自贸区,以及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试点方案,探索在试点项目和交易地区上适度拓展,以此为契机推动中国面向东盟的人民币国际化更上新台阶。
随着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中国在全球最具活力的自由贸易区中的发展受到了关注。2022年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局之年,双方经贸往来更加密切,进出口规模达到6.52万亿元,增长15%,其中出口3.79万亿元,增长21.7%,进口2.73万亿元,增长6.8%。同期,东盟占我国外贸比重较2021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达到了15.5%,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唯一海陆相连的省份,是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其经济发展受RCEP影响的效应将会持续放大。目前,广西金融基础条件不断完善,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日益密切,对接RCEP的条件已经具备。
一是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密切。RCEP未签署前,中国与东盟在货币互换、金融科技、金融机构互设等方面已经有所合作。近年来,广西积极推进重大金融示范项目、重大金融创新和服务人民币国际化,以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为契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一体化。
二是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大幅增长。广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以市场化的方式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扩大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境使用范围。截至2022年12月末,广西本外币存款、贷款增速分别为9.04%和12.14%,其中存款增速高于2021年2.65个百分点,贷款增速排全国第7位、西部第2位。
三是广西对接RCEP金融基础扎实。金融开放门户启动了131项重点改革,这些改革以人民币面向东盟使用为重点,其中边境地区跨境人民币使用入选全国自贸区改革创新最佳案例。截至2021年11月底,入驻“中国—东盟金融城”的金融机构有275家,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累计突破1.4万亿元。
四是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初见成效。广西选取南宁、北海、防城港、崇左等东盟前沿地市开展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建设。早在2014年平安财险就在东兴设立了全国首家跨境服务中心。
为此,建议争取央行数字人民币在边境地区和东盟区域内先行先试,探索举办中国—东盟RCEP博览会,推动人民币成为RCEP区域性货币。
一、积极探索将持证的优质金融机构引进并最好成立法人机构,制定政策吸引更多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广西区内成立分支机构甚至区域总部;建设保险创新产业园和黄金产业园,发展新金融产业链,吸引国内社会资本以园区为依托发展产业基地,形成更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促进金融要素更快流动。
二、合理规划布局打造金融中后台服务平台,助力金融机构建设以服务东盟国家为目的的金融平台,比如尽快建设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东盟大宗商品期货服务平台,把中国太平集团东盟保险服务中心和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等品牌示范项目做大做强。
三、探索跨境金融服务发展新模式,充分利用好金融创新和保险创新联合实验室及“丝路互联”等金融创新中心;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清算渠道,为东盟国家商业银行在广西入驻金融机构提质增效;不断提高金融创新发展效能,利用政策杠杆吸引更多外商投资企业,进一步完善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在广西的建设。
四、扩大结算总量,提升人民币作为区域核心货币的影响力。推动双边本币合作,与东盟国家央行签订本币结算协议(LCS),加入东盟各国的LCS合作。鼓励金融机构依照“本币优先”原则,在直接投资中使用人民币。探索建设区域性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推进大宗商品进口领域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提高人民币在东盟地区的接受度。
五、不断完善人民币与东盟货币交易平台,畅通东盟人民币资产持有渠道。推动辖内商业银行发挥区位优势,与更多东盟同业建立代理关系,便利东盟投资者进驻中国市场。积极构建区域金融资产交易市场,创新推出不同种类人民币资产跨境转让业务,丰富境外人民币资产品种。
六、抓好试点工作,逐步扩大人民币在中国—东盟的使用。统筹推进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金融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和自贸区,以及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试点方案,探索在试点项目和交易地区上适度拓展,以此为契机推动中国面向东盟的人民币国际化更上新台阶。
上一篇: 关于加强人口发展政策的建议
中共柳州市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办公楼3楼
联系我们:0772-2818756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