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主党派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划(2018-2027年)的通知>》、《各民主党派中央关于新时代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纪要》三个文件的出台,为新时代民主党派工作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基层组织是各民主党派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重要阵地,其履职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功能的发挥和民主党派的自身发展。
为此建议:
一是密切与中共各级党组织的联系。把密切与中共各级党组织的关系作为开展基层组织工作的基本着力点,坚持重心下移,民主党派省、市级基层组织要持续统筹走访中共各级党组织,在走访中熟悉彼此,在交流中形成共识。定期对所在党派成员的结构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优化组织结构和人才结构需要,有针对性地吸纳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加入民主党派,与拟发展对象所在党组织协商,征询中共党组织的意见,强化主动汇报意识,强调基层党支部在日常工作和民主党派成员的培养发展问题上,与单位中共党组织的联系与沟通,自觉接受中共的领导,争取中共党组织从思想上关心、活动上支持,使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活动有基本保证。
二是加强民主党派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一要注重统筹,加强顶层设计。民主党派方面,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科学做好干部建设总体规划,积极正确与所在中共党组织沟通;中共方面,应将党外干部选拔培养实绩列为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要考核指标,从制度上规范党派干部工作的布置、督导及考核,确保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目标能够按照计划落地见效。二要完善机制,压实工作责任。通过构建组织部门、统战部门等联席会议机制,从发现、培养、使用、管理等环节发力,形成共同物色人选、共同培养教育、共同考察人选、共同管理服务的齐抓共管局面,为民主党派干部的有效提拔、考核、管理保驾护航。三要加强梯队建设的前瞻性。扩大年轻干部基数,坚持用备结合、递进培养,形成合理的年龄梯队,依照干部任用条件,提前为骨干代表人士搭好职级台阶,确保后备人选接得上,不断档,为各级领导班子输送既有专业特长又有行政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供需要时优中选优。
三是加强思想建设,把政治交接有机融入组织建设。一要建立参政党建设理论研讨会。学习中共党组织成立“讲师团”,培养一支政治素养好、理论水平高的民主党派专家队伍。二要健全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激励机制。加大对本党派理论建设研究者的激励和鼓励;及时总结基层组织建设经验和特点,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能用、好用、管用”的工作指导,提高运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三要强化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围绕落实中共中央对民主党派提出的新要求,从理想信念教育、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强化培训设计,优化培训内容,保证民主党派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得到更好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四是提高履职水平,提升履职影响力。一要通过扎实履行党派组织三大基本职能,逐步扩大民主党派组织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例如在每次政党协商、政协协商、在中共党委、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过程中,提出准确、有效的意见建议,提升民主党派在中共党委、政府目光所及之处的形象。二要坚持辩证对待组织发展和社会服务,用组织发展牵引社会服务的同时,注重站在组织发展的高度,筹划社会服务工作,通过社会服务让大众更加深刻了解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作用、职能等,纠正一些群众对民主党派组织的错误认识。以服务社会为出发点,以基层党支部为着力点,以党派界别优势为结合点,引导各界别基层组织,积极参与践行社会服务职能,在服务社会中教育民主党派成员、凝心聚力。三要通过融合配置专业人才,成立并做强专业支部,充分发挥专业支部专业聚集效应,充分释放履职能力。让具有较高专业成就和地位的,或者具有较高的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的民主党派成员,对本行业身边的党外知识分子产生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吸引他们加入民主党派,积极参与民主党派工作和加强本职工作,扩大民主党派组织变革的人才基础。
近年来,民主党派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划(2018-2027年)的通知>》、《各民主党派中央关于新时代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纪要》三个文件的出台,为新时代民主党派工作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基层组织是各民主党派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重要阵地,其履职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功能的发挥和民主党派的自身发展。
为此建议:
一是密切与中共各级党组织的联系。把密切与中共各级党组织的关系作为开展基层组织工作的基本着力点,坚持重心下移,民主党派省、市级基层组织要持续统筹走访中共各级党组织,在走访中熟悉彼此,在交流中形成共识。定期对所在党派成员的结构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优化组织结构和人才结构需要,有针对性地吸纳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加入民主党派,与拟发展对象所在党组织协商,征询中共党组织的意见,强化主动汇报意识,强调基层党支部在日常工作和民主党派成员的培养发展问题上,与单位中共党组织的联系与沟通,自觉接受中共的领导,争取中共党组织从思想上关心、活动上支持,使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活动有基本保证。
二是加强民主党派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一要注重统筹,加强顶层设计。民主党派方面,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科学做好干部建设总体规划,积极正确与所在中共党组织沟通;中共方面,应将党外干部选拔培养实绩列为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要考核指标,从制度上规范党派干部工作的布置、督导及考核,确保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目标能够按照计划落地见效。二要完善机制,压实工作责任。通过构建组织部门、统战部门等联席会议机制,从发现、培养、使用、管理等环节发力,形成共同物色人选、共同培养教育、共同考察人选、共同管理服务的齐抓共管局面,为民主党派干部的有效提拔、考核、管理保驾护航。三要加强梯队建设的前瞻性。扩大年轻干部基数,坚持用备结合、递进培养,形成合理的年龄梯队,依照干部任用条件,提前为骨干代表人士搭好职级台阶,确保后备人选接得上,不断档,为各级领导班子输送既有专业特长又有行政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供需要时优中选优。
三是加强思想建设,把政治交接有机融入组织建设。一要建立参政党建设理论研讨会。学习中共党组织成立“讲师团”,培养一支政治素养好、理论水平高的民主党派专家队伍。二要健全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激励机制。加大对本党派理论建设研究者的激励和鼓励;及时总结基层组织建设经验和特点,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能用、好用、管用”的工作指导,提高运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三要强化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围绕落实中共中央对民主党派提出的新要求,从理想信念教育、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强化培训设计,优化培训内容,保证民主党派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得到更好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四是提高履职水平,提升履职影响力。一要通过扎实履行党派组织三大基本职能,逐步扩大民主党派组织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例如在每次政党协商、政协协商、在中共党委、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过程中,提出准确、有效的意见建议,提升民主党派在中共党委、政府目光所及之处的形象。二要坚持辩证对待组织发展和社会服务,用组织发展牵引社会服务的同时,注重站在组织发展的高度,筹划社会服务工作,通过社会服务让大众更加深刻了解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作用、职能等,纠正一些群众对民主党派组织的错误认识。以服务社会为出发点,以基层党支部为着力点,以党派界别优势为结合点,引导各界别基层组织,积极参与践行社会服务职能,在服务社会中教育民主党派成员、凝心聚力。三要通过融合配置专业人才,成立并做强专业支部,充分发挥专业支部专业聚集效应,充分释放履职能力。让具有较高专业成就和地位的,或者具有较高的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的民主党派成员,对本行业身边的党外知识分子产生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吸引他们加入民主党派,积极参与民主党派工作和加强本职工作,扩大民主党派组织变革的人才基础。
上一篇: 关于进一步促进柳州螺蛳粉产业升级的建议
下一篇: 建议柳州推广“小E”式新能源环卫车
中共柳州市委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柳北区三中路66号2号办公楼3楼
联系我们:0772-2818756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3号